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方言当然不是唯一的语言障碍,地域性也不是语言的唯一属性。
在地域性之外,语言起码还有时代性的维度。
几天前,我与朋友交谈,感慨交通和通讯手段的发达,使人类越来越强化了横的联系,越来越加速了文化更新的进程,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基本上铲除和融化文化的地域差别,倒是可能扩大和加剧时代差别。
地球村的同代人吃着同样的食品,穿着同样的衣服,住着同样的房子,流行着同样的观念,甚至说着同样的语言,但即便到了那个时候,五十年代的人了解三十年代的人,二○二○年出生的人要了解二○○○年出生的人,有可能就像现在湖南人要了解海南文化,中国人要了解英国文化一样困难。
事实上,这个过程已经开始。
在同一种方言内,所谓“代沟”
不仅表现在音乐、文学、服装、从业、政治等等方面的观念上,也开始表现在语言上——要一个老子完全听懂儿子的词语,常常得出一把老力,已成为我们周围常见的事实。
“三结合”
、“豆豉票”
、“老插”
、“成分”
……一批词汇迅速变成类似古语的东西,并没有沉淀于古籍,没有退出日常生活,仍然在某些特定的交际圈子里流通,就像方言在老乡圈子里流通一样。
不是地域而是时代,不是空间而是时间,还在造就出各种新的语言群落。
这个问题还可以再往深里说。
即使人们超越了地域和时代的障碍,是否就可以找到一种共同的语言呢?有一个语言教授做过一次试验,在课堂上说出一个词,比方“革命”
,让学生们说出各自听到这个词时脑子里一闪而过的形象。
答案竟然是多种多样的:有红旗,有领袖,有风暴,有父亲,有酒宴,有监狱,有政治课老师,有报纸,有菜市场,有手风琴……学生们用完全不同的个人生命体验,对“革命”
这个词作出了完全不同的下意识诠释。
当然,他们一旦进入公共的交流,就不得不服从权威的规范,比方服从一本大词典。
这是个人对社会的妥协,是生命感受对文化传统的妥协。
但是谁能肯定,那些在妥协中悄悄遗漏了的形象,一闪而过的感觉,不会在意识暗层里积累成可以随时爆发的语言篡改事件呢?谁能肯定,人们在寻找和运用一种广义普通话的时候,在克服各种语言障碍以求心灵沟通的时候,新的歧音、歧形、歧义、歧规现象不正在层出不穷呢?一个非普通化或者逆普通化的过程,不正在人们内心中同时推进呢?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所谓“共同的语言”
永远是人类一个遥远的目标。
如果我们不希望交流成为一种互相抵消和互相磨灭,我们就必须对交流保持警觉和抗拒,在妥协中守护自己某种顽强的表达——这正是一种良交流的前提。
这就意味着,人们在说话的时候,如果可能的话,每个人都需要一本自己特有的词典。
词是有生命的东西。
它们密密繁殖,频频蜕变,聚散无常,沉浮不定,有迁移和婚合,有疾病和遗传,有性格和情感,有兴旺有衰竭还有死亡。
它们在特定的事实情境里度过或长或短的生命。
一段时间以来,我的笔记本里就捕捉和囚禁了这样一些词。
我反复端详揣度,审讯和调查,力图像一个侦探,发现隐藏在这些词后面的故事,于是就有了这一本书。
这当然只是我个人的一部词典,对于他人来说不具有任何规范意义。
这只是语言学教授试验课里各种各样答案中的一种,人们一旦下课就可以把它忘记。
...
我的鱼塘人群拥挤,你能成为其中的一员,是你的荣幸。这样让人三观崩塌的话从校花的口中说出来,让那时的江城彻底心碎。自己苦苦追求了四年的女孩居然是个养鱼大亨,资深PUA。这一世重生十年前,江城带着系统强势回归,再也不愿意看那所谓的校花一眼。掌握八国语言!攻克人类基因组!为华夏科技进步而奋斗!量子力学!熵增定律!可控核聚变!无数考验纷至沓来,江城一步步走上最大的科研舞台!陈雉...
人生不如意十之七八,谢暖衣最后悔的事就是年少时学习不努力,重生回到小时候,她踌躇满志。不料一盆冷水泼了下来她是黑户!黑户也不怕,咱有金手指!什么?空间是你的?你说是就是啊?你叫它一声它答应吗?竟然真答应了哎,那个,咱们有事好商量每天保底两更,和氏璧加一更,仙草加三更,宠物蛋加十更。谢谢大家支持!...
母亲去世十周年的祭日,吴双因为救人而重生回到小时候。此时,母亲还在此时,她还有爱。人生重来,她再也不要懦弱和哭泣!这一世,她不会再为难母亲去找那薄情负义的渣爹这一世,她也不会再向那些势利的亲人奢求亲情这一世,她要努力给母亲和自己打造一个幸福长久的未来!本以为年幼无力,难免要隐忍一时,却不料,前世舍己救人的阴差阳错,竟让她得到了一份神秘的传承从此,她眼可观人过去未来,手可探人生老病死。从此,她就是这个世界的天才传奇!读者QQ群5902573,欢迎亲们来玩...
莫名穿越钢炼世界的罗南伊斯特伍德在见证真理之后突然发现了隐藏在自己身上的更大秘密因此而展开的诸天世界探索之旅。...
奶奶去世后,家里来了两条白蛇上架前一天一更,上架后每天两更,三更!...